天凉好个秋,周末看展览
点击上方蓝字一键轻松关注
资讯
专题
海外
业界
更多
关键词:周末 摄影展 推荐
地点:北京·OCAT研究中心
天龙山石窟第二窟右壁佛龛数字复原图
此次展览为2017 OCAT研究中心的年度展览,共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遗址·实物·传记:考古与摄影”,由牛津大学考古研究所历史环境图像资源库主持。使用幻灯片、数码照片等展示不同文化中考古语境下的文物和遗址,拍摄地点涵盖欧洲北部、非洲北部及地中海东部等地区。并展示了同一文物或者遗址在不同时期的照片。展览呈现了约150年来文物与遗址流变的历史,用视觉与想象勾勒遗址与实物的“传记”。
第二部分为芝加哥大学艺术史系东亚艺术中心主持的“天龙山石窟和造像:历史照片与新图像技术”。东亚艺术中心利用三维扫描技术,对散落海外的天龙山石窟造像进行了广泛的记录与归档,并结合石窟和流失造像的三维信息,实现对石窟整体原貌的数字重建。本部分展览也是一次将历史图像与新数字显示技术(视频、人机交互和虚拟现实)相结合的探索。
地点: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
为了庆祝中德建交45周年,开展了一系列的文化展览,德8就是作为庆祝的重点文艺项目。“德国8:德国艺术在中国”大型展览由德国波恩艺术与文化基金会和中央美术学院主办,由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教授和德国波恩艺术与文化基金会主席瓦尔特·斯迈林教授担任总策展人。
展览是德国当代艺术迄今在中国最大规模的一次展示,囊括了德国1950年代至今最具影响力的55位艺术家的近320组作品,组成7个既彼此独立又相互关联的学术主题展和一场学术论坛,分别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太庙艺术馆、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红砖美术馆、今日美术馆、元典美术馆和白盒子艺术馆举办。“摄影的语言——杜塞尔多夫学院”主题展就是其中之一。
地点:北京·中国摄影展览馆
为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九十周年,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八十周年,由上海交通大学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研究中心和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主办的“从东北到华北:一个中国军人的历史抉择”主题展览于9月12日下午在中国摄影展览馆开幕。此次展览以共和国开国上将、原东北军将领吕正操投身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光辉历程为主线,通过图像史料、档案文献等珍贵资料,再现了吕正操从东北军爱国军官到共产党抗日将领的成长过程,为人们讲述了一代抗日名将的戎马往事。
展览包括三大主题,分别展示了吕正操的早年成长经历,领导东北军部队改编为共产党抗日武装的过程,及其在华北御侮抗战中的突出功绩。秉承“国际视野下的中国抗日战争”主题,展览内容突出史料的独家性、准确性、多元性。展出的250余幅历史图片和文字资料主要来源于美国国家档案馆、中央档案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国人民解放军档案馆等海内外7家文献典藏机构。展览还展出了吕正操将军及摄影家石少华的后人珍藏的一手图像资料,以及来自美国、英国、日本的摄影师或军人所拍摄的影像,其中很多是首次公开亮相。
地点:上海·杜若云章画廊
摄影作品一定是物质世界的真实写照吗?社交网络里朋友发的生活照大部分时候离事实还不太远,报纸上的新闻照尽管片面大部分时候也是真实的,但是在杉本博司、常易和张巍三位艺术家眼中,摄影通向的是一个无形世界,是一个记忆的维度。就像杉本博司的海,人们看到的不是海,而是梦境中的一个画面,记录下了从远古时期就传承下来的人们对海的记忆。就像常易拍摄的名人系列,观者看到的从来不是明星本人,而是大众记忆中她们的一幅幅荧幕画面。就像张巍的《人工剧院》系列,用全世界都熟知的面孔却揭示了大众记忆构成的本质——不过是媒体拼凑来的制造品。
地点:湖北武汉·湖北美术馆、美术文献艺术中心
晚春(季节系列),2015 朱塞佩·帕米萨诺
展览由冯博一任主策展人,王晓松、魏皓啟(新西兰)、张婷、严舒黎、夏梓组成策展团队。展览主题为“应力场”,借用的是物理学、地质学术语:所有的机体受外力影响时自身结构产生变形,对内强化为内在结合力,对外则形成反抗外因的反作用力,其结果则是“应力”所呈现的整体形态。展览以此为关键词,强调直面当下各种问题的艺术创作,应该逐渐打破从内到外逐渐套路化的思维,构建一个以视觉为主体的全方位的“应力场”,并传递给艺术之外有同样关心这些问题的人。
共有57位中外艺术家(小组)的127件(组)作品参展,涉及摄影、影像、装置、雕塑、绘画、行为、声音等多媒介方式。参照“应力场”的作用类型,策展人将参展作品分别归入“塑力”(塑造事物的促进力、影响力)、“合力”(作用于同一事物上的多种力之和)、“变力”(形变与所受力之间的一种转化关系)和“隐力”(凝聚于事物内部的相互作用力)四个单元。艺术的“应力场”本质上是作品与作品、作品与展场之间形成的交叉与重叠,对话与对抗等多重关系。
地点:美国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
两个劳森博格,约1950 罗伯特·劳森博格和苏珊·薇儿
由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和英国伦敦泰特现代艺术中心合作策划的大型展览“罗伯特·劳森伯格:友朋之间”(Robert Rauschenberg: Among Friends)是美国著名艺术家罗伯特·劳 森伯格2008年逝世后的第一个回顾展,囊括了他60年来以绘画、摄影图像、雕塑、丝网印版画和视频录像等媒介创作的250多件作品,其中不乏进入艺术史的代表作。此回顾展 之所以以“友朋之间”作为标题,在于劳森伯格认为他与朋友的合作对自己至关重要:“我的整个艺术创作生涯一直都是在与其他人一起工作。”
1950年代初的美国画坛是抽象表现主义的全盛时期,劳森伯格采用综合媒介的创作方法向其发起挑战,他将日常生活的平凡之物带入艺术创作。他与画家、舞蹈家、音乐家和作家合作,进行着跨学科的艺术实践。
劳森伯格1948年至1949年在黑山学院学习期间熟悉了摄影,此后他在作品中大量使用时事新闻图片和自己拍摄的影像,摄影成为其艺术创作的重要手段。1950年代末,当劳森伯格展示出拼合废品、实物、照片等制品后再用颜色涂绘合成的另类作品时,引起了舆论的极大争议。1981年,劳森伯格在巴黎的乔治·蓬皮杜国家文化艺术中心举办个人摄影展览。1986年出版摄影作品集《罗伯特·劳森伯格:照片:1949-1962》(Robert Rauschenberg : Photographs: 1949-1962)。这些都印证了罗伯特·劳森伯格艺术生涯里作为摄影创 作者的资历。(王瑞)
地点:德国柏林‧德国历史博物馆
本次展览展出了德国乌尔施坦(Ullstein)出版社的345件新闻摄影作品,均刊登于出版社旗下的周刊杂志《柏林画报》(Berliner Illustrirte Zeitung)。《柏林画报》首次出版于1892年,后被乌尔施坦出版社收购,是德国第一份面向大众的杂志。杂志采用大量照片来吸引读者,开创了现代插图新闻杂志的雏形。
《柏林画报》曾经是德国最受欢迎的周刊,1928年的发行量最高达到200万份。《柏林画报》推动了照片印刷技术和新闻摄影模式的发展,对职业摄影新闻的专业化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在上世纪30至50年代摄影新闻的黄金时代期间,以马丁‧芒卡西(Martin Munkácsi)、埃里克‧萨洛蒙(Erich Salomon)和瓦尔特‧基尔克(Walter Gircke)等为代表的《柏林画报》摄影师记录了包括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军队面貌、工业建设、体育运动、社交活动以及纳粹统治时期的民众状态等现场瞬间并发表于《柏林画报》。
地点:法国巴黎·国立网球场现代美术馆
让-皮埃尔·门逊(皮埃尔)和奥古斯特·欧梅尔(本尼),巴黎,1953 艾德·范·德·埃尔斯肯
艾德·范·德·埃尔斯肯(1925-1990)的个展 “ 疯狂的生活”(la Vie Folle)展出了这位荷兰摄影师兼导演创作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与20世纪70年代之间的作品,包括1950年代在巴黎拍摄的街景,1960年代之后持续拍摄的阿姆斯特丹城中居民的生活瞬间,他出版的图书以 及制作电影的片段。
埃尔斯肯对于日常生活和青年群体的亲密关系一直有着关注和体验。他走过巴黎、阿姆斯特丹、香港和东京等城市,于被摄者的个人空间和人际交往的细微之处出发,创作了如《左岸之恋》(Love on the Left Bank)、《用眼睛爱你》(Eye Love You)和《东京交响曲》(Tokyo Symphony)等大量作品。埃尔斯肯习惯于对被摄者进行“干涉”,鼓励对方充分乃至奔放地表达情感,以此提炼出被爱情、性、视觉艺术、音乐和各种亚文化生活方式裹挟的青年群体夸张切富有诗意的形象;另一方面,他的视角又充满了孤独感,并努力将对被摄众生深刻的理解和共鸣融入到创作中。
格里高利·克鲁德逊:松树大教堂
时间:2017.6.23-10.8地点:英国伦敦·摄影师美术馆
桥下,2014 格里高利·克鲁德逊
美国摄影师格里高利·克鲁德逊(Gregory Crewdson)在2013年至2014年创作了《松树大教堂》(Cathedral of the Pines)系列照片,呈现了马萨诸塞州的乡村景观,并延续着摄影师对于艺术与生活界限的独特思考。《松树大教堂》拍摄于马萨诸塞州的贝基特小镇,包括31张45×58英寸的照片。克鲁德逊借鉴19世纪美国人物肖像与欧洲风景绘画的创作方式,在镜头内展演了森林自然景观与人物的日常生活之间隐晦甚至神秘的关联。此次展览是克鲁德逊的这一新作在英国的首次展览,也是伦敦摄影师美术馆第一次用三个展厅呈现同一名摄影师的作品。
克鲁德逊现为耶鲁大学摄影专业研究生主任,其摄影作品曾在美国和欧洲展出,部分作品被现代艺术博物馆、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惠特尼艺术博物馆、布鲁克林博物馆、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等机构收藏。
编辑:周星宜 何博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更多精彩请持续关注更新
近期精彩文章
做 有 品 格 的 摄 影 杂 志微信号:cphoto1957长按二维码关注▼